“下一步,建安区将加速先辈合用农机配备研发使用和农业科技大面积推广,因地制宜鞭策特色农业现代化转型,推进农业提质增效,”建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姚恒告诉记者。(经济日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)?。
近日,正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种业成长和农业手艺推广核心的大屏上,一个个跳动的数据及时显示着全区农田的土壤墒情、病虫害指数。农技人员按照系统生成的“体检演讲”。
正在建安区五女店镇,麦田上空无人机来回穿越。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知天而做”,农业科技为春耕出产拆上了“聪慧大脑”。“逃肥返青的过程,以前靠人工,现正在全程操纵无人机实现精准投放,2小时就可完成100亩田的施肥功课,极大节约了人力成本,提高了效率。”保献农机专业合做社担任人赵保献对此深有体味。他承包的3000多亩农田全数采用无人机飞防功课,防治结果好、平安性强、节水省药等劣势显露无遗。田间地头的“数字”正正在催生农业全财产链的蝶变。目前,建安区建成农技推广区域坐8个,植保社会化办事组织47家,农机出产组织化程度位居全省前列。具有自走式动力植保机械700余台,无人航空器40架,新型农机消息化率达33。3%,智能计亩测产设备率达40%。新增动力农机1379台,农做物分析机械化率程度不竭提拔。
“我们通过遍及全区农田的从动土壤水分监测坐点,获取相关数据,及时控制土壤和病虫害环境。”建安区种业成长和农业手艺推广核心高级农艺师李保明引见,建安区地势西高东低,土壤墒情有所区别,小麦长势也有所分歧。